(资料图)
郭 言
当地时间5月27日,拜登政府宣称,“印太经济框架”14个成员国基本完成了“提高供应链韧性与安全”的协议谈判,将加强芯片、关键矿物等基本材料的供应链,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美方此举充分表明,其主导下的“印太经济框架”充满排他性、胁迫性和风险性,有违国际社会的普遍意愿和共同利益。
2022年5月,拜登在访问日本期间宣布启动“印太经济框架”。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实际上却是美国谋求地缘博弈、打压中国、维护霸权的工具。无论什么名目的区域合作框架,都应该保持开放包容,而不是歧视排他。然而,美国政府多位官员公开宣称,“印太经济框架”是“独立于中国的安排”,将用来“反制”中国不断增长的影响力。所谓“提高供应链韧性与安全”协议也表明,美方只想以“印太经济框架”为借口,另起炉灶,谋求构建排华“包围圈”,并在关键资源、技术领域巩固自身霸权。
美方此举再次暴露了其全球最大经济胁迫国的本质。美方很清楚,在供应链上大搞“去中国化”,势必要承担巨大风险和高昂成本。对此,美国政府选择胁迫其他国家一起埋单。近日,由于美光科技未能通过网络安全审查,中国禁止关键基础设施运营商从该公司购买产品。美国政府却要求韩国政府,禁止韩国芯片制造商填补美光留下的中国市场空白。美国主导“提高供应链韧性与安全”协议谈判,就是企图将其对地区供应链的胁迫制度化。
亚太地区云集了众多制造业和贸易大国,各国在产业分工和贸易投资领域的相互依存度很高,早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惠经贸关系。对于该地区大多数国家来说,中国是重要的贸易伙伴,如果在经济层面疏离中国,将承受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还须看到,全球供应链的形成和发展是市场规律和企业选择的结果,最安全的供应链就是开放的供应链。对供应链进行人为干扰和破坏,将正常的经贸活动政治化,才是影响供应链稳定安全的最大风险,将危及地区国家共同利益,美国也将招致反噬。不少人士对此都有清醒认识,美国商会等30多个团体近日发出联名信称,美国政府提案的内容和方向无法取得有意义的战略和商业成果,还会危及美国在各个地区的贸易和经济利益。
当今世界正面临一系列挑战,拓展和深化多边和区域合作是应对挑战的有效途径,也是亚太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但是美方以促进地区合作之名,玩弄地缘博弈、封闭排他的把戏,将对地区各国的合作发展成果和势头造成严重破坏,这种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行径必将失败。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郭 言)
上一篇:焦点速看:“熄”烟,从现在开始
下一篇:最后一页
大家好,小乐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瓌姿艳逸,瓌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瓌这个
电影《温柔壳》今日发布“原生家庭之痛”正片片段,戴国平(张琪饰)在家中失控撞门,觉晓(王子文饰)无力
每日小编都会为大家带来一些知识类的文章,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主动退学要在多久内退学费方面的消息
1、看图吧。2、望采纳。本文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有帮助。
1、最大的好处是拥有选择权。2、当他们遇到什么事情,他们可以凭自己心愿做出自由的选择,而不是被迫去承担
X 关闭
X 关闭